冬季,當樹葉轉黃,落雪覆蓋了大地,人們自然而然地尋求溫暖的庇護。在這季節,霜花點綴窗戶,呼出的氣都成為白霧,只想找個地方窩著,感受熱度。此時,什麼能比一碗熱騰騰的食物更能打破這寒冷的束縛呢?每一口滋潤的湯液、每一片軟嫩的肉都是對這寒冷的最佳回擊。而談到冬日的熱湯,怎能不提及歷史悠久的胡椒鴨和羊肉爐?
胡椒鴨,這道菜源自於中國的傳統料理,主打的就是那強烈的胡椒香氣,給人一種深入骨髓的暖。而羊肉爐則是源於北方的草原文化,那獨特的羊肉香與各種藥材煮熬的湯底,早已是冬季的經典選擇。這兩道菜各有千秋,但都是冬日暖胃的絕佳之選。今天,讓我們透過小玉的味蕾,來細細品味這兩道冬季美食的魅力。
踏輕胡椒鴨的魅力
踏輕胡椒鴨的製作方式
胡椒鴨,一道深受大眾喜愛的料理。它的烹飪過程彷彿是一場精心策劃的藝術表演。首先,選擇的鴨肉必須是肉質鮮嫩,肥瘦適中的,因此特別選擇特選1.6-1.8KG的土番鴨,保留飽滿鴨身,整隻不剁保留鴨肉的鴨油的原汁精華。
在清洗乾淨後,加入大量的沙勞越白胡椒粒進行醃製,去腥提味,讓鴨肉充分吸收胡椒的香氣,並且在用臺灣的溫體豬肚。再經過長時間的燉煮,鴨肉更顯嫩滑,胡椒的香氣也更加濃郁。而最吸引人的,就是那鮮明的胡椒味,給人一種從嘴巴到胃,再到整個身體的暖意。
小玉吃踏輕胡椒鴨的心得分享
小玉我非常愛吃鍋物,最喜歡加入許多配料,用看的就暖入心扉啊!!!!!
跟大家說實話,第一次品嚐踏輕胡椒鴨時,當我筷子輕輕夾起一片鴨肉放入口中,眼睛瞬間為之一亮,這胡椒的香氣真的很突出,重點是不辣,所以不敢吃辣的朋友也可以嘗試。
鴨肉也煮得恰到好處,整體味道相得益彰,肉質的嫩滑和胡椒的暖胃效果,當下吃當下有感覺,尤其臺灣秋冬兩個分明的季節,暖暖胃真是下班一大享受啊,能夠品嚐到如此美味又有暖胃效果的料理,真的是一種幸福。
而且踏輕除了胡椒鴨這個口味,也有蝦黃厚薑母鴨,黑胡椒洋蔥鴨,麻辣開胃鴨等不同口味的產品,讓冬天食補多了許多選擇。
知名網紅也是超推薦踏輕胡椒鴨
踏輕胡椒鴨的門市位置
★遠東百貨-信義A13店★
📍地址:臺北市信義區松仁路58號 B3
📍營業時間:平日11:00-21:30/假日:11:00-22:00
線上購物網站:
https://donzdonz.com/COMPLEX/PEPPERDUCK
羊肉爐的古早味
羊肉爐,是許多人在寒冷冬日首選的暖身美食。它的烹飪方式講究簡單而精緻,首先是選用新鮮的羊肉,經過細心的剁切與洗淨後,放入一鍋滾燙的湯底中。特色在於這湯底,除了羊骨熬煮多時而成,還加入了多種香草和藥材,形成了一個既香濃又健康的湯底。羊肉在這湯底中煮熟後,肉質變得特別鮮嫩,帶有一種獨特的香味。
小玉對羊肉爐的深度評鑑
小玉品嚐羊肉爐時,會特別留意了羊肉的質地和其獨有的香草、藥材味。
好的羊肉的口感非常好,鮮嫩不柴,而且在這濃郁的湯底中,那些香草和藥材的味道真的為羊肉增色不少,儘管羊肉本身帶有一點羊膻味,但這些香草和藥材完美中和了那種味道,使整體味道更加和諧。
而且羊肉爐一定要搭配麵線,我自己還會在淋上豆腐乳醬,才是絕配啊!!!!
一般來說,我都到一些比較知名的羊肉爐店現場吃,像是我覺得湯頭最優的長疆羊肉爐,或是經過溪湖都會去的阿枝羊肉爐,羊肉爐的店家選擇真的比較多,就不一一列舉了。
羊肉爐的湯頭無與倫比之處
最吸引人的,莫過於羊肉爐的湯底了。湯底濃郁,每一口都如同沐浴在一場味覺的盛宴中。而羊肉則是鮮嫩滑順,吃上一口,仿佛整個冬天的寒冷都被驅散了。這樣的組合,不僅能夠滿足味蕾,更是對身體的一場滋養。在冷冷的冬日裡,有這麼一鍋熱騰騰的羊肉爐在旁,真的是一大幸福。尤其加入茼蒿後,我的天啊!!!!!!!!冬天喝上3碗以上都不是問題
冬日暖身選擇,誰勝誰負?
當冬日的寒風嘯嘯而過,每個人都在尋找一個方式讓自己暖和起來。胡椒鴨和羊肉爐,這兩大美食,都是許多人的首選。但到底哪一個更有助於驅寒呢?首先,我們來看看它們各自的營養價值和暖身效果。胡椒鴨的胡椒和鴨肉都被認為具有極好的溫熱效果,而羊肉爐中的羊肉和藥材也被認為能夠助於增加體溫。
營養價值,更勝一籌的是?
除了驅寒,營養價值也是我們選擇食材的重要考慮因素。胡椒鴨中的鴨肉富含不飽和脂肪酸,對於心血管健康十分有益。而羊肉則富含蛋白質、維他命B和鐵質,對於身體的修復和增強免疫系統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。然而,哪一個更有營養價值?答案或許因人而異,但無論選擇哪一個,都能確保冬天裡身體獲得充分的滋養。
小玉的冬季美食推薦
面對胡椒鴨和羊肉爐,小玉也進行了自己的選擇和建議。她說:“每當冬天來臨,我都會選擇羊肉爐,因為它那濃郁的湯底和鮮嫩的羊肉真的非常適合這個季節。但胡椒鴨也有它獨特的魅力,尤其是當你想要吃一些不同的時候。”不管是羊肉還是鴨肉,小玉都認為,在冬天裡,選擇適合自己的食材才是最重要的。
小玉的冬季美食終極結論
在這場美食大戰中,胡椒鴨與羊肉爐都展現了自己獨特的魅力。胡椒鴨以其嫩滑的鴨肉和暖胃的胡椒取勝,而羊肉爐則是以濃郁的湯底和鮮嫩的羊肉吸引人。面對這兩種美食,小玉也進行了她的評比。她認為,雖然每一種都有其優點,但對她而言,羊肉爐在冬天時更能給予她那種家的感覺和溫暖。
每一種食物都有其故事和獨特之處,值得我們細細品嚐。無論是胡椒鴨還是羊肉爐,它們都代表了獨特的文化和歷史背景。我們鼓勵讀者們踏出自己的舒適圈,嘗試這兩種美食,找出自己真正的喜好。記住,美食的世界是多元和寬廣的,每一次的品嚐都是一次新的探險。不要害怕嘗試,讓自己的味蕾享受這場美食之旅!
踏輕胡椒鴨VS王品羊肉爐推薦評比當我們談到傳統美食,很多人會想起耗時且複雜的製作過程,而在現代忙碌的生活節奏中,這樣的烹飪方式似乎已經遠離了我們。但是,踏輕胡椒鴨的出現卻打破了這一刻板印象,為我們帶來了一種全新的飲食體驗。
踏輕胡椒鴨不只是一道料理,它更是一種文化和歷史的傳承。每一口都帶有深厚的胡椒香氣,與鴨肉的鮮嫩完美結合,呈現出一種獨特而濃烈的風味。而這,正是踏輕對品質和傳統的堅持。踏青胡椒鴨VS食分道地羊肉爐推薦評價
更令人讚賞的是,踏輕胡椒鴨結合了現代的技術和快節奏的生活需求,使我們能夠在短時間內就能享受到這樣的美味。這不只是一種便利,更是對現代生活的一種尊重和理解。踏輕胡椒鴨VS岡山羊肉爐冷凍包推薦評價
結論上,踏輕胡椒鴨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完美的選擇,讓我們在現代生活的忙碌中,依然能夠品嚐到古早味的魅力。不論是為了解饞,還是為了追尋回憶,踏輕胡椒鴨都將是你的最佳伴侶。現在,就讓我們一同,與踏輕共度每一個珍貴的飲食時光。踏輕胡椒鴨VS岡山德昌羊肉爐推薦評比
嶺頭的桂花樹 文/光其軍 嶺頭是山里一個村落的名字,所在并不在嶺頭,而是落在一個山凹里。我很好奇這個村落的名字,當車從盤山道上下來,在這個地方猛然減速,最后在兩棵古樹前嘎然而止。開車的國春老師對我們說,下來,這地方叫嶺頭,帶你們看兩棵古樹。 遂下車,我并不急于看兩棵古樹,站在路邊,看嶺頭這個村落。群山懷抱里,村落只剩下了一戶人家。離這人家最近的地方倒有幾塊空地,上面蒿草密集,長得齊人高了,但依稀可以辨析草叢中的屋基腳,可見這兒過去也不孤單。再順路看上去,不遠的地方,一道山嶺在頭頂懸著,并明白了村落為何叫嶺頭了。 一陣山風忽地吹來,送來一股自然的桂花馨香,聞之心情大悅,即離開路,奔桂花樹而去。沒走幾步,就到了桂花枝葉的下面,原來它早就伸到了路面的邊緣,但它的樹身依然在路下十幾米的地方。樹身粗壯且黝黑,褶皺深深,如一位經歷世事的老人,透露著一種滄桑的況味。那樹冠也龐大,覆蓋有幾十米,看上去像一把巨大的綠傘,仿若經歷著無數的腥風苦雨。而在濃密的枝葉間,密集著黃色的花蕾,如無數個清新可愛的可人兒。它們是今秋新生的,還是很年輕的樣子,這如往生的那些花蕾,隔了輩分和代兒,但這絕不影響今秋它們的出世。至于后來的后來,我很擔心,就不敢說如何如何,因為桂花樹實在太老。果然,附近那戶人家的木門“吱呀”一聲開了,走出一個顫巍巍的老人。她見我們看桂花樹,就緩慢地移過來,告訴我們說,這桂花樹,自她父親出生時就有了,她記不清樹有多大歲數,只有模糊的數字,幾百年了吧。我看看老人,再看看樹,覺得老人已老,桂花樹更老。而人生一世,樹可幾世,乃至千年,所以無論何人,終究是不可以與樹一起蒼老的。 在老人說完后,這時沉默很久的太陽,也從云縫里探出頭。無數光線射下來,迎著陽光一面的那些花蕾,便顯得活潑,其自然的玄黃被光鍍上,竟是那么地耀眼,晃得我似乎有些眩暈了。沒被陽光鍍到的那些花蕾,則是羞澀靦腆,亦如少女的某種情懷。我左看看,右瞧瞧,一下子喜歡上了這些花蕾,無形里就有了占有的私欲。而心里卻突突的跳個不停,有一種慌亂的樣子溢出,讓我失去了原有的本真。這不怪我,只怪這桂花樹,長這么大,在塵世里,我還真沒見過如此巨大的自然的桂花樹啊! 站在路上,我墊起腳欲摘,卻總是差那么一點,令手總是夠不著。欲要摘也只能夠跳起,但一跳起,下面就是路邊的深溝,弄不成會跌到溝里。于是我放棄這樣的想法,就從一處低點的地方跳下,往上走到一處土坡,一伸手,就夠到了開滿桂花的一根樹枝。用手將到勾到鼻前。我貪婪地吸著,大有此香歸我獨有,就有想摘一枝的念頭。正要掰斷它,忽然聽到有一種聲音冥冥中對我說,花香來自于自然,也該歸于自然,你不該獨自占有啊!聞聽,心頭猛地一震,勾住桂花枝的手也自然地放下。桂花枝復歸原處,反復彈了幾下,就歸于了靜默。此刻,我也靜默了,我知道,我的一放手,讓幾百年的桂花樹,免了傷痛之苦,也不復有了這枝桂花離別母體的相思之痛。 退后幾步,看這棵桂花,它還是那樣一副不卑不亢的樣子。而枝椏間,綠中有黃,黃中有綠,風吹,葉動,花露,花香,是那么恰到好處地表達著一種美。這種美,也一點點的滲進我的血脈,讓我沒有理由不表達我對它的尊崇。 離桂花樹幾米遠,有一棵高大的桑樹,也是那么蒼老,樹齡大約與桂花樹一般,不過它高過了桂花樹,卻沒有桂花樹如傘的冠。它們樹枝依著樹枝,相依在一起,看起來無數個風雨的日子也是如此的不分離,不由讓人想起朝夕共處,相濡以沫來。再站到遠一點,就可看見,它們的樣子像是一對老夫妻,男的自然是高大魁梧的桑樹,女的自然是嫵媚婆娑的桂花樹。 桂花樹與桑樹在一起,不知先有桂花樹還是先有桑樹。問那個老奶奶,她說,上輩子就有人傳下來說,有桂花樹權屬的人家,以門前不宜栽桑的理由,讓有桑樹權屬的人家移栽到別處,但桑樹人家態度堅決,不移栽,這樣爭論了一代又一代,直到現在。看著眼前的兩棵古樹,我就以為不移栽多好,讓我看見桑樹的老,桂花樹的老,它們無疑成就著現在這幅古老且質樸的風景。那風景的背后,爭論的人早就歸于塵土。歲月流淌,物是人非,茫茫群山無言,兩棵古樹無言,我想對它們說些什么,但一時語咽,竟不能自己。 嶺頭的一棵桂花樹,不,嶺頭還有著一棵桑樹,它們相互扶攜著從歲月里走來,并且還將走向遠方。我不知道這一過程,但我可以想象這一過程是很漫長復雜,它們靠的是一種堅韌的耐心,挺過來的。當然,也有一種人為的因素使然,這里,我得感謝擁有桂花樹的人家和有桑樹的人家了,也因為他們的爭論,才使它們得以和諧的生存下去。 得離開了,車子駛離的瞬間,我回頭撇了一眼兩棵樹。它們依舊靜默在陽光里,我的心一動,無理由的就將它們刻進了心壁。 桂花飄香的日子 文/陶承良 藍天藍,陽光艷。 桂子在樹葉間翩翩起舞,桂花香似娃娃捉迷藏,或隱或現,桂香沁人心脾。 今天是個喜慶的日子。早晨我們在菜市場買了青菜和辣椒,準備中午用青菜配鴨子,用辣椒配銀魚,做一頓可可的大餐,品嘗假日里佳肴帶給我們的甜蜜,體會財富帶給我們的香甜。 今天是個快樂的日子。孩子在外讀書,打來電話說要和好友利用國慶假期到廣州旅游,欣賞南國美景,品鑒高大榕樹繪出的一大片一大片的寧靜和蔥綠,感受改革開放前沿的現代化氣息。 今天是個豐收的日子。稻浪如此起彼伏的金綢帶,鐵牛在細心靈巧地收獲那閃光的寶貝。我的父母忙碌在自己的土地上,感謝為培養我們而付出辛勤勞動的父母,是他們送我讀書,育我成長,幫我成家,曾經的叮囑是一種陽光對于禾苗的照耀。 有了今天充滿陽光的生活,我要感謝偉人毛澤東給予的恩澤,是他吃盡千辛萬苦,用自己的天才和抱負,帶領他的戰友和部隊,推翻了蔣家王朝,讓終年勞作的貧苦百姓當上了自己生活的主人,他們終于挺直了腰桿,朗聲贊祖國好河山。 我要感謝無數革命先烈為了中國革命的勝利而給出的奉獻,是他們在硝煙彌漫、炮聲隆隆的戰場或是在隱蔽戰線和敵人斗智斗勇,為祖國的美好前程出生入死、血染疆場。 我要感謝那些為中國革命勝利獻出自己的英雄兒女的母親們,是他們養育出了我們民族的脊梁。 桂花飄香的時候,我們迎來了人民共和國六十六歲生日。我告訴自己,做好自己本職工作是我愛國的最好的體現。 我深刻理解了小時候讀的那兩句話:吃水不忘挖井人,時刻想念毛主席。 秋游生態桂花園 文/邵天駿 嘉定從來都是摩登上海的花香之地、花園之魅。在我多年的印象里,嘉定的孔廟、猗園早已遐邇聞名。而嘉定的秋霞圃由于融入了秋天的景致,更顯別樣情趣:“秋色滿園,古木寒潭堪入畫;霞光遍地,蒼巖朱實促題詩。”(秦瘦鷗語)秋天,實在是可以為此贊嘆一番的。感謝作家華旗兄、超群兄盛邀,我們于颯颯金秋十月來到了人杰地靈的嘉定,到嘉朱生態桂花園游覽賞景。 生態桂花園的開發,從一開始就占有理念的先機。李根長總經理是一個不甘平淡的人,他喜歡“折騰”自己,通過市場調研,他發現尋一處地方,覓幾許野趣,聞遍地芳香,可以較好地滿足市民休憩、垂釣、賞花、嘗鮮的需要,于是毅然辭職。經過近10年的艱苦創業,如今便有了上海最大生態桂花園的奇妙。但見園內秋陽普照,秋風習習,秋色宜人,自是多了百聞不如一見的委婉。 在生態桂花園里閑庭信步,頗為驚訝的是有那么多的桂花樹:金桂樹、銀桂樹、丹桂樹……幾乎把天下所有的桂花品種一網打盡,在柔風的輕拂下盡顯嫵媚。墨綠色的橢圓葉片間,淡黃的,橘紅的、銀白的桂花,競相露出滿目的笑臉,宛若涂上一片胭脂喜色。美女詩人幗瑛姐沉浸在桂花樹密密匝匝的花海中,體驗著桂花迷人的馨香。這幾張盡情感受桂花飄香的陶醉景象,一一攝入了我瞬間捕捉的鏡頭里。 “年年花開年年香,友誼花開友誼長。”這里的桂花樹,品種繁多,花色各異,花香不時沁人心脾,頗有一種淡雅的風韻。一排排的桂花樹,間或可種些青油農菜,品嘗不受殺蟲劑影響的果蔬。曲徑通幽的林蔭小道上,樹木掩映之下透出斑駁的光影。兩邊的長凳相望不語,靜靜地等待游人前來小坐。華旗兄、超群兄、幗瑛姐和我四個人,徜徉在如此安逸的環境里,手牽著手,留下友誼地久天長的約定。漸漸地,我們似乎忘記了城市繁華的喧鬧,忘記了人生腳步的匆忙,也忘記了每天為生活勞作的辛苦。 占地600多畝的生態桂花園,僅桂花樹就用地三分之二,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,一眼望不到盡頭。金桂路,吳剛路,每一個路名都充滿了詩意的遐想和期待。往前行走,世界竟是這般從容,不時可見情侶手挽著手路過,沐浴著生態桂花園的溫暖陽光。一個大大的池塘邊,三三兩兩的釣友在此駐足,悠閑地消磨時光,在空氣氤氳的桂花香里流連。那些五色的斑斕,墨綠的經典,恍如夢幻般點點呈現,直到模糊變成清晰,久久縈繞心間。 四季桂園在桂花園里可謂是同享精彩,無論其面積還是單株數量,都達到了四分之一左右。它約有半年時間分批開花,花為乳黃色,而秋冬是它開花的最佳時節,也是賞花的最好時機。這種樹形相對低矮,枝多且密,樹葉深沉,已是一種常見的樹種,具有較強的觀賞性。尤其在陽光的撫摸下,墨綠濃淡不一,融為一體,再加上旁有河面水草漂浮,頓時顯得無限浪漫起來。 秋的詩意,在生態桂花園里繽紛皆是。此時,我看到了一對情侶在一棵向上開叉的大樹下,低頭同賞手機屏幕畫面的背影,一副恬淡幸福的模樣,于是不由得想起了高爾基曾經說過的一句話:“一株樹就是一個噴泉,從地里噴出巨大的水柱,把金色的水滴噴灑在空中。”那到處都是精靈閃現的桂花樹,寫滿了流淌心間的音符,在不知不覺中營造了秋天的美麗詩篇。我仿佛聽到了桂花樹的呢喃細語,也由此得到了桂花飄香的熱烈眷顧。精彩無比的嘉朱生態桂花園,竟然是如此令人心醉。 桂花園里桂花酒 文/邵天駿 此次應朋友之邀,去嘉定的嘉朱生態桂花園賞景,發現各式自制的桂花酒可謂是琳瑯滿目,竟然成了一塊亮閃閃的地方“金字招牌”,與生態桂花園相映成趣,一時多少顯得有些驚訝。桂花酒,在這里可要好好品嘗一番呢! 中午時分,我們十多個人在園內的包房聚餐。先行拿上來的好酒中有葡萄酒,還有桂花酒。桂花園總經理得知我們一幫文人到園內聚餐和采風,心里非常高興,特意吩咐服務員把自制的其他幾種桂花酒也一并拿上桌供我們享用。 在嘉朱生態桂花園內與桂花酒相遇,頗有一種風趣的典雅,據說還有一段故事可尋哩。 我國的十大傳統名花,桂花位列其中。而上海是適宜種植桂花的地方,不同桂花里銀桂品種數量居多。嘉定這家上海最大的生態桂花園,金桂、銀桂、丹桂和四季桂等經過十年的發展,已經自成特色,幾乎國內所有的品種都能在這里覓到蹤影。自制與桂花園配套的桂花酒供游人品嘗,為園區增色不少。 桂花酒歷來是文人相聚時的首選品種之一。它的味道醇香,帶點甜味,度數不高,很適合文人邊品酒邊吟詩作文。據說,太白喜飲桂花酒,竟然詩作連連。而它的所謂養生、美容等功效亦使之名聲不脛而走,至今依然受到關注。許多人自然就與桂花酒有了某種心照不宣的聯系,由此美麗的故事接連不斷,無不充滿詩意的遐想。 園內自制的桂花酒,全部是用最佳自然條件下的桂花進行加工,完全沒有外面路邊桂花可能受到藥水污染的風險。由于始終處于清潔的環境中,用桂花釀成的桂花酒自是多了一種別樣的情趣和韻味,品嘗起來口中留香。 我看到的這幾個桂花酒品種,有瓶裝的,有罐裝的,顏色有深有淺,價格亦有高低,但都絲毫不影響品嘗后的那般美妙感覺。它們的制作工藝,均按照有關要求嚴格進行,所用的原料是園內最好的,完全不用擔心其質量究竟如何。游人品嘗中感受獨特的風味,無疑是一次絕佳的從容享受。 餐后我們得知,桂花園拿上桌的幾種桂花酒,如果細細品味,還是能夠區分其中一些異同的。這種不同,似有似無,曼妙無比,給人留下了許多遐想的空間。 桂花飄香時 文/MC周默 又到了桂花盛開的季節,漫步在桂花樹下,遠遠就飄來撲鼻的幽香。 最早對桂花的認知都是通過閱讀一些文章,或是在古人的詩句中品賞過而已,在現實生活中從未見過桂花長啥樣,至于桂花散發出的香味到底是什么樣的一種香,以前也是沒有真正聞到過的,更不知道那么碎小的桂花是長在樹上的。只知道初秋的時候,也就是陰歷八月十五中秋前后是桂花的開花季。當我見到桂花樹后再去品讀這些有關桂花的文字時,才發現這些詩詞及文字贊的都是南方的桂花,也只有南方才會有大片的桂樹林,才會有那些描寫桂花雨的情景。 有名的桂花產地都在南方,北方自然很少能看到桂花樹,所以那些詩句中描寫桂花的優美情景,對于生活在北方的人是永遠體驗不到的。我對桂花的初識也是從去年中秋節前幾天桂花盛開時才開始的,由于工作原因來到漢中留壩這個擁有南方氣候的縣城,像竹子、桂花、玉蘭這樣適生于南方的樹種,在這里都能成片成林的看到,這在以前都是很少見到過的。 晚飯后出去散步,突然聞到了隨風飄來的一股似曾相識的香味,令人心馳神往,一下子還沒有想起來是啥味道,就聽旁邊有人隨口說道:這桂花味真香!還沒看到桂花樹,就聞到了桂花的香味,真是桂花“九里香”的美稱不是虛傳的,我方才明白了桂花“自是花中第一流”和“世上無花敢斗香”的來歷了。桂花樹碧枝綠葉,四季常青,樹形呈傘形,郁郁蔥蔥,散發著旺盛的生命力。桂花是金黃色的小米粒也有白色的,許多簇擁在一起長在枝節的葉腋處。外看,細小的桂花點綴在綠色的樹葉中,黃綠相間煞是好看。 順著芳香四溢的桂花香味尋去,遠遠就看到一排排桂花樹,確實是惹人喜愛,桂樹葉像涂了蠟似的墨綠墨綠,綠葉叢中金黃色或是乳白色的小桂花散發出陣陣幽香,這種幽香傳得很遠很遠,我驚嘆那么細小的桂花可以開在龐大的樹上,而且還散發出清幽的淡香,讓這座蘊藏于秦嶺深處的山城,頓時被桂花的幽香所籠罩。漫步在桂花樹下,金黃色的桂花落了一地,花香陶醉了我的腳步不能前行,看到落在地上的桂花被來往散步的人踩踏著怪可惜的,突然想到南方有好多用桂花做桂花餅、釀桂花酒、做桂花茶的,桂花肯定是可以食用的,而且將桂花曬干裝在透明的花瓶里不僅可以散發香味,還很有觀賞的價值,桂花雖然花很小,但很耐看,從我第一次見到桂花就深深的喜歡上了它。 不一會,看到有很多人都在樹下撿拾那些落在地上的桂花,說是桂花具有化痰止咳的作用,還可以用于牙痛,咳喘痰多,經閉腹痛。于是我跟同事也找來幾張報紙鋪在地上,同事抓住桂樹的樹桿用力地搖晃,這樣落下的桂花完整、新鮮、干凈,霎時間,桂花紛紛飄落,瞬間就下起了桂花雨,樹上的桂花不一會兒就落在報紙上厚厚一層,撿回去曬干后便可存放在花瓶里觀賞,還可以泡茶時加少許在茶葉中,隨時能回味到桂花幽香的味道,遇有牙痛或是咳喘痰多時,喝點自制的桂花茶還能具有藥用的價值。 一場大雨過后,桂花全部被雨水打落,心想今年的花期就只有這么短短的幾天時間,不成想,雨過天晴后,桂花掉落了那么多后,依然花開的更多更艷了,一直開到十一長假過后的一周多時間才慢慢地落完。雖然桂花都凋落了,但它的幽香依然存在人們深深的記憶里。桂樹四季常綠地存活著,待到明年中秋時節,桂花依然會赴約給人類和大自然香飄萬里的約定。 桂花香里下江南 文/依筠 江南是一幅畫,隨意沾上一點點墨,輕輕地潑灑,就著碧水慢慢暈染開來的,有白墻黛瓦,有素雅到極致的雕花的木樓竹屋。似有吳儂軟語,像那曲水清流般,純凈清澈韻味悠長的,自窗口飄忽而來。江南,是一首歌,一首演繹了幾千年的,帶著別樣韻味,詩情雅意的來自烏篷船里原生態的棹歌。輕搖船櫓,嘩嘩的水聲,會伴隨著歌謠,讓你忘情的陶醉。江南的水,河流縱橫,水,如輕紗薄霧,既能平靜如鏡,亦能隨風起舞,將一池池碧波舞的風生水起。 江南,是一首詩,無論是“春風又綠江南岸,明月何時照我還”還是卞之琳《斷章》里,你在橋上看風景,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”,亦或是,戴望舒著筆的,獨自徘徊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的雨巷……如此令人心動陶醉的詩句,有誰敢說,能不憶江南? 江南,是一場煙雨,細細密密的雨斜織著。油紙傘下,是小巧玲瓏惹人分外憐愛的窈窕淑女。漫步在深深地青石巷里,那是一種寧靜的美,讓你不忍大聲喧嘩,隱忍著心底那份對于美不敢驚擾的心。就這樣肆意的一醉再醉。泛著亮光的雨巷,幽幽的闡釋著那份僅屬于他的古老 。多少樓臺煙雨中?我便倚樓思忖中。 輕煙淡水的江南,座座拱橋橫跨于碧水之上,景致,就是文字里的小橋、流水、人家。這里水水相連,木船悠悠,各種姿態的拱橋或優雅飄逸,或玲瓏別致,橋邊的雕欄樸實恬靜的訴說著歲月的痕跡。臨水而建的宅屋,曲廊回榭,吊花垂藤。讓離開喧囂鬧市的心,在這里,感受著別樣的安逸與舒適。江南的女子,笑眼彎眉,無不透著江南人特有的清雅和靈秀。著一襲素紗白衣的女子,水袖輕撫琴弦,古韻絕唱便在玉指下輕輕地流瀉。風起,看她們衣袂飄飄,讓駐足的你,恍若不在人間。相信在這里,再有無盡落寞的愁緒,也都隨著才子佳人各種美麗的傳說與詩詞的精美,把你的靈魂蕩滌的純凈安然了。 這一次的出游,是在滿巷子桂花飄香的九月。柔柔的的桂香,讓人閉目深深地嗅著它的濃郁。總覺得江南的女人是溫婉的,連同那橋,那水,那雨,那煙…… 八月桂花香 文/卜凱 兒時,常聽奶奶給我講些月宮軼事,她把廣寒宮里那棵桂花樹、以及樹下吳剛與嫦娥的那點事兒描繪成了秋天的童話一般。年幼不醒事的我每次聽完奶奶的這番描述,總忍不住癡癡地吐出這么一句話來:“等我長大了,就娶一位在桂花樹下長大的妹子做老婆”。 或許是因為心里一直珍藏著這段兒時美好記憶的緣由吧,上學了,我自然而然便喜歡上了描寫桂花的佳句:王維的“人閑桂花落,夜靜春山空”、鮑令暉的“桂葉兩三枝,蘭開四五葉”、柳永的“三秋桂子,十里荷花”、蘇軾的“桂魄飛來光射處,冷浸一天秋碧”……字字句句,幾乎過目不忘。 十八歲那年,我從師范學校畢業后,到大西北謀生,一去就是整八年。大西北或許沒有桂花樹,苦于忙生計的我一直無緣觀賞到真正的桂花。 當我重回老家這年,炙熱的夏季已漸漸遠去。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。友人告訴我,要在這天,了卻一樁懸在我心底多年的心愿。 循著一路醉人心脾的芳香,友人領我去到郊外一處幽深寧靜的綠色世界。這里,陽光和煦,空氣清新甘甜,野鴨在頭頂結隊翻飛;這里,滿是密密層層的樹叢,碧綠碧綠的樹葉,在風中沙沙作響。眼前這些樹,跟我老家陽臺上那些常年不修邊幅的冬青沒啥兩樣,附在枝間嫩葉下點點簇簇的淡黃,正隱隱約約散發出絲絲縷縷的馨香;而樹下鋪著的一片橘黃,正燦燦發光。一股似曾熟悉的味兒隨風襲來,頓時喚醒了珍藏于我心底多年的渴望:一定是桂花,我終于見到仰慕已久的成片桂花了!幾朵小花組成一簇,每朵小花長有大同小異的花瓣,晶瑩的花蕊點綴其間,恰似鄉間鄰居小妹家剛孵出那些鵝兒身上的絨毛。 穿行于棵棵桂樹間,只見樹上的花越來越密,散發出越來越濃郁的香味兒,令我仿佛墜入花海,進入了一個繽紛的夢境間。無處不在的絕妙風景,營造出一種返璞歸真、浪漫唯美的自然氣息。我忍不住伸出雙手捧過幾簇開得正艷的桂花,只見鵝黃色的花朵似一粒粒米粒,淡淡然然,婉約靜謐,頓時把我帶回到那段充滿童趣的美好時光里…… 懂花的友人告訴我:桂花的種類繁多,較有名的除剛才觀賞到的銀桂外,還有一種叫金桂。金桂在陽光的照射下會閃閃發光,如同一個個小小的、金黃色的精靈,香味兒也較銀桂更獨特些……時光流逝,花開花落,桂花彌漫的香味兒將一直持續,甚至初冬,甚或更久遠…… 與友人落座于這片花香悠悠的桂林間,端起農家樂伙計剛剛添加過鮮桂花的茶水,邊品茗,邊賞花,諦聽著山間流水,微風細語,山鳥啼唱,疲乏的身心很快就融入到眼前這詩意盎然的景致中了…… 桂花 文/執念于此 入秋后的夜晚終究還是冷了起來,又是陰雨綿綿的天,穿上一件外套仍舊冷的瑟瑟發抖。跟友人相約去吃宵夜,便去她家樓下接上她。兩個人慢悠悠的走向后街的夜市。她租住的樓下有一顆桂花樹,如今正是桂花盛開的日子。微風吹過,足足香了半條街。我不由的感嘆到,這桂花果真香的出奇。我鐘愛桂花的香味,卻也認不出桂花的品種,她道這是金桂自然是更香,我也只是默默的記在了心里。 如今這滿街隨處可見的桂花,倒也不再顯得多么可貴。 小時候我家門口也是有著兩顆大桂花樹的,已經活了幾十年的光景。曾祖父中年為官,家境殷實,自然也有著不少的閑情逸致。這兩顆樹便是他從外地帶回來的。爺爺從小也讀過不少的書,身上有一股文人才子般的儒雅。舞文弄墨,觀鳥賞花,這也都是他的情趣。所以這桂花也就成了他們父子都鐘愛的東西。后來家族中道落敗,又趕上了解放、“文革”、他們都是被重點“批斗”的對象。家里的日子過的一天比一天慘淡,又被迫搬出了祖宅,去了另外的地方修建了新的土房。曾祖整天郁郁寡歡,身心俱疲,終究還是去了。留下的也只有這兩顆桂花樹了。 打我記事開始,它兩就已經是七八米的大樹了,可是爺爺對它們“照顧”依舊沒有改變。小時候憋了一泡尿,爺爺都要把我帶到樹下解決,說是要給他們施肥才能長的更高。我雖然半信半疑,可也從來不懷疑爺爺的決策,一圈圈的給他們均勻的施上“化肥”。 小時候的夏天不像現在這般酷暑難耐,傍晚總會有著絲絲涼風,溫柔的拂過整個村莊。這個時候,就是我們這群孩子最喜愛的時光了,他們會早早的吃完晚飯就聚集在我家。搬出爺爺的搖椅放在樹下,泡好一盅濃茶。圍坐在周圍等爺爺出來抽旱煙乘涼。順便給我們講歷史,說故事。爺爺文化程度高,又看過不少書。年輕時也聽過不少說書先生講書。所以他講起故事來,抑揚頓挫,聲淚俱下,我們這些孩子總是聽的孜孜不倦,有時候旁邊還會立著幾個大人,聽的不由自主的拍手叫好。天完全黑了各家的大人就會來這里接孩子,孩子們總會鬧著多聽一會兒,可實在拗不過,就只能說著“李爺爺,明天繼續給我們講噢。”而后跟著家長依依不舍的離開。 到了秋天,我們家總是全村最熱鬧的地方,老人們都要到我們家找爺爺打長牌。這時候母親就會給他們泡好一大壺去年封存的桂花茶,給他們在樹下支好桌椅熱熱鬧鬧的打上一下午。孩子們也愛跑到我們家,爬到樹上,貪婪的嗅著桂花的香味,總也聞不夠。路人們經過我家,都會說一聲。嗬,這花是真的香。母親從來也不吝嗇自己的東西,忙前忙后的為孩子們做好桂花糕,分給大家吃。那種香氣迷人的糕點,占據了我們童年最美的味道。 爺爺不止一次的跟我提到,奶奶也是極愛這桂花的。奶奶走的早,我不知道她的容貌。只能從爺爺,伯伯,母親的口中說出來的然后拼湊出她在我心里的樣子。奶奶也是大戶人家的閨秀,門當戶對。媒人說了親,這事也就定了下來。母親說,爺爺和奶奶十分的恩愛,相敬如賓。可惜的是不能白頭偕老。奶奶走后,爺爺也沒有再婚配。一個人拉扯著兒女走過了余下的四十三年。每逢桂花盛開的季節,爺爺總是要折上幾枝新鮮的花葉。去到奶奶墳前家長里短的說上半個小時。 許多年來,我每停留一個地方。都會在意桂花的存在。等到入了秋,總是要去樹下坐坐看看。聞一聞那迷人的芳香。時光總會淹沒韶華,遮蓋芳年。當年那兩顆桂花樹早已不復存在,存在于記憶中的也只有枝濃葉茂,芬芳馥郁的青蔥歲月,以及那抹皓首蒼顏。 生命逆旅桂花香 文/何旭 仲秋時節,住房的庭院里,兩株桂花樹比肩挺立。在幽幽飄香的樹下,我盡情呼吸著那芬芳的氣息。 桂花別名木樨、金粟、九里香、廣寒仙等,有金桂、銀桂、丹桂、四季桂等多個品種。桂花樹四季常綠,體態姣好,古樸典雅,清麗飄逸,是吉祥和友誼的象征。桂花或米黃或銀白,花小而不艷、不俗,香醇而不妖、不媚,代表著清雅和高潔。“桂”又與“貴”諧音,有桂花樹相伴,得常綠,得花香,還得貴氣,自是美事。 在天氣晴好,陽光攀窗而來時,為了室內花草呼吸到清鮮的空氣,刻意著去開窗半隙,讓風徐徐來。那窗外的桂花新枝嫩葉亦在風中舞蹈,蓮步輕搖,款擺生姿,在明亮的光影里演繹歲月靜好,極致著自在而又幸福的小模樣。而一旁的我,受用浮生閑,泡開一味茶。對坐間是心無旁騖的好,目光清寧,呼吸清澈,是美麗而又豐盈的安靜。 由此想到,桂花美得脫俗,品質高雅,是尋常花朵所不能比的。李清照有詩云:“揉破黃金萬點輕,剪成碧玉葉層層。”因此,古人贊賞桂花不與眾花爭春、不與群芳為伍;敬重桂花“勝尋常木”的芳直不屈;感慨桂花生長在山崖,被伐為薪的命運;稱頌桂花雖不為人知,仍不廢其香的氣度。 在桂花欲開未開時,將之搖落收集起來,鹽水浸泡過后再用糖釀著,待到過年時用來拌著蒸糕,或做桂花酒釀小圓子,或直接做桂花茶喝,溫潤的甜帶著桂花特有的香氣滲入肺腑,齒頰留香,回味無窮。 桂花就是這樣默默無聞,把它最好的姿態展示給人們,成為大家茶余飯后的一道美麗風景。是的,素樸,是一種美;矜持,更加迷人。能進入尋常百姓內心的美,未必需要大紫大紅的招搖。僅有一縷縷漫過枝頭的暗香足以讓人在流年深處回味。 冷露無聲濕桂花,桂花一年一年地開著,讓人賞著,有一種徹底的清凈,這清凈之美,驚動了天地,也驚動了芳心。打量桂花間,心念還是一轉,其實,花開有花開的好,花謝有花謝的趣。有所期待敬畏生命的逆旅里,明媚亦或蔥綠,隨緣而喜隨遇而安著,哪段又何曾不是黃金時刻呢? 何嘆桂花香 文/劉昌谷 秋風送爽,秋陽熙和,秋水透涼、秋草泛黃。在這中秋來臨之際,空氣中無時不飄浮著沁人心脾的桂花香。翻開皇歷,已經跨入八月,我還恍兮惚兮,現在正是八月桂花飄香時節,難怪桂花香氣老往鼻孔鉆。 在記憶中,桂花的顏色有淡黃、乳白、紫紅三種。尤為罕見是紫紅色,過去就連一般的桂樹都稀少。大概是在幾十年前,那時我去學校讀書途經的一座石橋兩端各有一棵粗細中等的桂花樹,其中有一棵開的就是紫紅色花。每當桂花開時,途經那里總愛站在樹下仰面看那被風吹掉的花瓣星星點點,飄飄灑灑往下落。當它快要靠近時,就伸出手去接或用雙手捧,如若掉在地上就去拾,非常有趣。幾十年過去了,石橋依舊,溪水仍流,但兩棵桂樹早不見蹤跡,爾后再沒見過紫紅色的桂花。 在我家屋后不遠有一座廟,壩子也曾有一棵高大粗壯的桂樹,除了平素燒香祭佛外,每到八月桂花香時也愛去玩,樹高且粗。即使風吹,花瓣也不曾飄落,只有眼巴巴地看,扎扎實實地聞。這棵桂花樹的命運也和那橋頭桂花樹一樣。 說起桂花樹,爺爺還給我講過《吳剛伐桂》的神話故事。他愛引經據典,說得活靈活現,我聽得聚精會神,津津有味。我愛發問,他愛忽悠。 他說,傳說月中有桂樹,以唐代段成式《酉陽雜俎》前集卷〈天咫〉所載最為具體。其云:“舊言月中有桂、有蟾蜍。故異書言月桂高五百丈,下有一人常斫之”,樹創隨合。“人姓吳名剛,西河人,常仙有過,謫令伐樹”。爺爺照著書念了一陣,我一句也沒聽懂。接著他又說:“意思是說吳剛曾跟隨仙人修道,到了天界,叫他砍伐不死之樹——月桂。樹高五百丈,隨砍即合,利用這種永無休止的勞動懲罰吳剛。李白詩中有‘欲斫月中桂,持為寒者薪'的記載”。 我聽了故事信以為真,就問:“五百丈那么高的桂樹,砍斷了倒下來不砸到我們?”爺爺也很有風趣回答:“這樹吳剛是吹不斷的,斧子一取,口子就愈合了。”爺爺講得煞有介事,雖然這是幾十年前的事,現在卻還記憶猶新。 現在桂樹多了,桂花顏色仿佛只有淡黃和乳白沒有見過紫紅的,但仍芬芳馥郁,香氣襲人。 鄉下人對桂花倒是司空見慣,城里人就感覺稀奇。就在這八月桂花香時,城里人驅車到鄉下采擷桂花,說是用來泡酒。這種酒喝后有啥好處我不清楚。 他們嫌一朵一朵采擷麻煩就在樹下放一根布毯,用竹竿打或搖桂花樹,桂花就落入布毯,既快捷又省事。當他們把采擷的桂花裝得滿滿一塑料袋,提著看了又看,聞了又聞,真香! 這八月桂花香的季節,到這里來,想看油綠綠的桂樹,想采乳白色的桂花,想聞馥郁芬芳的花香有何難呢? >>>更多美文:好文章
我已經很久沒有在上海度過真正的冬天。這令“真正”悄然而至時,略有些奇妙的驚異。事實上,在更早一點的時候,人們尚不知道“霾”為何物,日復一日的冬季清晨,與陌生的集體飄進無始無終的迷霧里是常見的。自行車的鈴聲足以清脆地打破它,或是人們口中哈出的熱氣自然與之交融,沒有絲毫惱怒。而如今,空氣卻成為了人人心頭的背景噪聲,像一種健康意識的勉力熏陶。這種對于絕對健康的極端向往,不免令死亡顯得更加冷酷。作為一個亞健康的人,我十分頻繁地拷問自己健康有什么用。可仿佛除了更舒適的虛度,并無他用。人們抵抗污染的空氣,實際上是在抵抗無常命運的強力。無疑這是徒勞的,但也無非是一種嘗試,要將無常納入有常,將科學之于命運的篡改之力發揮到可控范圍之內。如同卡爾維諾所言:對于一個人、一個社會、一種文化來說,只有當記憶凝聚了過去的印痕和未來的計劃,只有當記憶允許人們做事時不忘記他們想做什么,允許人們成為他們想成為的而又不停止他們所是的,允許人們是他們所是的而又不停止成為他們想成為的,記憶才真正重要。 這令我想起,最近看的兩部電影。 《寂寞心房客》里,公寓的電梯壞了,二樓的那位先生不愿意支付維修費用,因為他認為自己不會使用電梯。隨后,他被全樓限制使用電梯。因為一場受傷,他開始使用輪椅,于是即使居住二樓,他也不得不偷偷摸摸地乘坐電梯。他仔細地記錄了電梯運轉時間,發現只有凌晨四點半沒有人會使用,于是他在那個時間出門,推著輪椅滾過重重迷霧,去醫院的自動販賣機買食物。在那里,他遇到了出來抽煙的女護士。護士問他是做什么的,他脫口而出:“我是國家地理雜志的攝影師。”這個謊言令他之后全部的行為都圍繞著“攝影師”來型塑。他開始背上一個傻瓜相機出門覓食,用拍立得的照片制作影集,對著電視機里的自然風光拍照,護士問他,“你一定去過很多地方,埃及好玩嗎?”他只能說,“當地人很熱情。”當他最終鼓起勇氣對女主說,“我可以給你拍張照嗎?”女主同意了。然而,隔天的凌晨四點半卻籠罩著各種擾攘,電梯被卡在一樓無法開門,為了給女主拍照,他不再介意被人發現,瘋狂地咆哮,扒開電梯門,甚至從輪椅上站了起來。一步一踉蹌地走過工地,走過夜晚濕氣與粉塵的縈繞,走到天亮。他倚著墻對女主說,“你笑一笑。”她回答,“我笑不出來,不然你說個笑話。”他說,“其實我不是攝影師,我的相機里也沒有膠卷。”女主這就笑了,以為這真是一個笑話。 而《我記得》則更為殘酷。老人院中,一位喪偶的老先生得到一個病友提點,告訴他他曾經是奧斯威辛集中營的受難者家屬,殺害他家人的行刑官隱姓埋名生活在德國數十年。老先生有失智癥,睡一下醒來就會忘記所有的事。于是,病友將這一切都寫在信上,老先生也在手臂上寫著“讀信”。他的另一條手臂,刻著猶太囚犯的編號。他以為自己是一個猶太人,一路出發去報仇,路遇許多人,有同情他的囚友,或是納粹二代。他睡睡醒醒,一再清洗著自己的記憶,又通過那封信喚醒知覺。直到最后,他找到了那一位行刑官。行刑官意外抱住了他,告訴他,“我知道你一定會來找我的”。他卻拿槍指著他,逼他在子女面前承認自己是罪犯。行刑官萬般無奈,告訴他,“其實你也是,你要找的那個人就是你自己,你手臂上的編號與我連號。”他們曾經一起殺人,后來又一起隱姓埋名。最后老人殺了對方,自己也飲彈自盡。新聞播送時,那位老人院的病友如釋重負,他說自己才是真正的受難者。他指使一個失憶癥納粹重走創傷之路并完成了自相殘殺。 這兩則小品,均是記憶再造,均是一種身份的布置及命運的控制。是我們本已習以為常的霾害,終于通過喚醒的方式,重新建構觀看的方式。會這樣想,是因為地球并不會毀滅,無論pm2.5沖破多少極限。會毀滅的只有人類,只有這因無知而舒適的虛度。 >>>更多美文:心情隨筆
月影水寒楓荻影, 落木蕭蕭琵琶聲。 和風琴曲壯志酬, 相盡清酒苦茶眸。 >>>更多美文:格律詩
RR111DVOM254WD5
留言列表